交通的開拓是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前提。中華民族在其形成、發(fā)展過程中,不斷開拓其活動范圍,主動與周邊各族、各國開展交往活動,顯示了中華民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中國與西亞、中亞的交往源遠流長。遠的不說,漢武帝時張騫...[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交通的開拓是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前提。中華民族在其形成、發(fā)展過程中,不斷開拓其活動范圍,主動與周邊各族、各國開展交往活動,顯示了中華民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中國與西亞、中亞的交往源遠流長。遠的不說,漢武帝時張騫...[繼續(xù)閱讀]
(一)唐朝與大食的關系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后,其繼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哈里發(fā)帝國。阿拉伯帝國在《新唐書》、《舊唐書》、杜佑《經(jīng)行紀》等書中作大食,《求法高僧傳》作“多氏”,慧超《往五天竺傳》作“大寔”,《唐大和上東...[繼續(xù)閱讀]
(一)蕃商的來華唐代以來,對來華的外國商賈以及周邊民族商人多統(tǒng)稱為蕃商,亦作番商?!稗被颉胺睂嶋H是一個泛稱,常無具體的國家及民族所指,但凡外國皆可用此稱謂。唐太宗時期史籍中即常見“蕃官”、“蕃人”、“蕃婦”...[繼續(xù)閱讀]
(一)喀喇汗朝的伊斯蘭化進入兩宋、遼、夏、金時期,由于中亞突厥人的伊斯蘭化,許多突厥語族的穆斯林進入中原,回族先民的來源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突厥是中國北方和西北方的古老民族。其先民稱丁零、敕勒、狄歷、鐵勒等,皆為...[繼續(xù)閱讀]
(一)兩宋與大食、波斯的往來兩宋時期,宋朝與大食之間的交往相當密切。早在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太祖即派使臣出使大食,以示和好之意,“僧行勤游西域,因賜其王書,以招懷之”。①行勤游歷西域,向大食等國表示宋廷希望交往的意...[繼續(xù)閱讀]
(一)海上交通與貿(mào)易的蓬勃發(fā)展自黨項族在銀州(今陜西榆林東南)、夏州興起后,西域入華的陸上通道實際上已被黨項貴族控制。夏人不僅借機征收“十中取一”的商稅,更時常搶奪、劫掠過往使臣、商旅的財富,所以這條陸路通道并無...[繼續(xù)閱讀]
(一)穆罕默德興教伊斯蘭教是公元七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興起的一種宗教。伊斯蘭系阿拉伯語Islam一詞的音譯,原意為“順從”或“和平”,指順從真主安拉,爭取和平安寧。安拉(阿拉伯語Allah的音譯)是伊斯蘭教崇奉的造物主,對他的獨...[繼續(xù)閱讀]
(一)唐宋時期穆斯林的宗教活動穆罕默德興教之時,正是中國隋唐之際。穆罕默德自公元610年開始秘密傳教,公元622年遷徙麥地那,公元630年占領麥加,公元632年得病去世。從時勢而論,公元622年以前不可能遣其門徒來中國傳教;公元630年以...[繼續(xù)閱讀]
唐宋時期的回族先民,久居中華之地,不少人已使用漢語作為思想交流的工具,故自唐中期后即有頗有文名的穆斯林見于史書記載。陳黯在《華心》一文中載: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盧鈞為嶺南節(jié)度使時曾薦大食國(阿拉伯)人李彥昇于朝...[繼續(xù)閱讀]
米芾、米友仁父子可謂宋代書畫之宗師,在中國書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探討二米書畫藝術成就之前,當先解決二人與回族是否有緣的問題。陳垣在《元西域人華化考》中云:“回教人著述有以米芾為回回人者,以尚無確據(jù),姑置之?!?..[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