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諦的“道”,指道路、途徑、方法。所謂道諦就是引向滅除痛苦、證得涅槃的正道。前面已提到,釋迦牟尼時代,印度各派信徒出家修道,早已蔚然成風。釋迦牟尼不贊成當時其他流派的種種解脫人生痛苦的主張,他不相信苦行主義的自...[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道諦的“道”,指道路、途徑、方法。所謂道諦就是引向滅除痛苦、證得涅槃的正道。前面已提到,釋迦牟尼時代,印度各派信徒出家修道,早已蔚然成風。釋迦牟尼不贊成當時其他流派的種種解脫人生痛苦的主張,他不相信苦行主義的自...[繼續(xù)閱讀]
行,是遷流轉變的意思,也就是指一切輾轉相依、生滅相續(xù)的無限活動?;蛘哒f,無限活動的發(fā)生、安住、變異、消滅的不同形態(tài),無限活動過程的不斷推移,這一切總稱為“行”。行是正在進行的活動,沒有不變性,也沒有主宰性。佛教認...[繼續(xù)閱讀]
法[1]是梵文Dharma(“達摩”、“達磨”)的意譯。按照大乘瑜伽行派的解說,“達摩”的本義是軌持。軌持的意義是“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所謂軌生物解,是說有一定的規(guī)范,可以使人產生認識。所謂任持自性,是說任載攝持自身的特性...[繼續(xù)閱讀]
涅槃寂靜的含義、類別和演變,在上一節(jié)論述滅諦時已經講過,這里從“法印”的角度,再略作補充。和前兩個法印不同,第三個法印是用肯定形式表述的。所謂寂靜,就是涅槃的狀態(tài)。遠離煩惱,斷絕患累,寂然常住,就稱為“涅槃寂靜”。...[繼續(xù)閱讀]
五蘊,梵文意譯,又譯為“五陰”、“五眾”。“蘊”是積聚、類別、集合體的意思,也就是說積集同類法積稱為蘊,所以蘊不是最后的一個單位、分子,而是一個復雜的類集?!瓣帯?蔭覆的意思?!氨姟?眾多和聚的意思。五蘊、五陰、...[繼續(xù)閱讀]
十二處分為兩類,即內六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和外六處(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內六處即所謂六根,根有生的意義,如樹的枝葉由樹根而生;外六處即所謂六境(六塵),境是外境,境界,認識對象,客體。...[繼續(xù)閱讀]
十八界和十二處密不可分,在十二處的基礎上再增加相應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即合六根、六境和六識總為十八界。識的意義是能了識別,是接觸境界的認識。界的含義很多,它有“特性”的意義,如色有色的特...[繼續(xù)閱讀]
“法”是佛教哲學的基本觀念和基本范疇,是佛教在人類思想史上獨具異彩的創(chuàng)造,其含義相當復雜,因此,仔細分析和準確把握法的意義十分重要。前面已經講過,法的本義是軌持,所謂軌是軌生物解,所謂持是任持自性。凡有其自身的特...[繼續(xù)閱讀]
五位法就是把一切法分為五類: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吧ā笔侵赣匈|礙或變礙之物?!靶姆ā笔侵噶R或八識的識體,即精神活動的主體,也稱為“心王”,是相對于“心所”而言,是為心所的所依。“心所...[繼續(xù)閱讀]
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把宇宙萬有分為五類七十五種,稱為五位七十五法。其中包括色法十一種、心法一種、心所法四十六種、心不相應行法十四種、無為法三種。據世親著《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可列表如下: 《阿毗達磨俱舍論》的...[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