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至隋代的詩歌選集。近代王闿運(1832~1916)編。王闿運,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豐二年(1852)舉人,曾入曾國藩幕府。光緒末年,主持四川尊經書院。民國初年,被任命為國史館館長。 王闿運是清末著名文人,詩宗漢魏,曾提出過...[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自漢至隋代的詩歌選集。近代王闿運(1832~1916)編。王闿運,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豐二年(1852)舉人,曾入曾國藩幕府。光緒末年,主持四川尊經書院。民國初年,被任命為國史館館長。 王闿運是清末著名文人,詩宗漢魏,曾提出過...[繼續(xù)閱讀]
明清科舉考試所采用的一種專門文體。又叫制藝、制義、時藝、時文(相對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須有四段對偶排比的文字,總共包括八股,所以稱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對偶的意思?! “斯晌臑E觴于北宋。王...[繼續(xù)閱讀]
現(xiàn)代蒙古族詩人。內蒙古昭烏達盟巴林右旗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內蒙古分會副主席。幼時家境貧寒,只讀過幾年書。母親哈斯花兒是位民間歌手。巴·布林貝赫年輕時受民間文學熏陶。1948年參加革命后,投入火熱的牧區(qū)民主改革...[繼續(xù)閱讀]
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巴金"是他1929年發(fā)表《滅亡》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另外還有佩竿、余一、王文慧、歐陽鏡蓉等筆名?! ?chuàng)作活動的?急贛肟? 1904年11月25日,巴金誕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地主的...[繼續(xù)閱讀]
蒙古族機智人物故事。長期流傳于內蒙古、新疆等蒙古族地區(qū)。主人公巴拉根倉是聰明機智、幽默風趣的蒙古族勞動人民的代表。 巴拉根倉同情人民疾苦,到處替被侮辱被損害的貧苦牧民伸張正義,把斗爭矛頭指向兇殘暴戾、...[繼續(xù)閱讀]
現(xiàn)代作家、文藝理論家。原名王任叔,筆名除巴人外,還有屈軼、趙冷、碧珊等。浙江奉化人。因父親早逝,家境貧苦。小學畢業(yè)后,入寧波第四師范學習。1920年師范畢業(yè)后,在寧波等地任小學教員時,接觸到《新青年》、《學燈》...[繼續(xù)閱讀]
"五四"文學革命中提倡和創(chuàng)立的新文學。在中國古代,雖早已存在用淺近通俗、接近口語的白話所寫的文學作品,卻始終未能與文言作品相抗衡并被視為文學發(fā)展的正宗。近代在桐城派古文盛行一時的情況下,為適應政治改良和思想...[繼續(xù)閱讀]
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曾祖父白溫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遂為下邽人。晚年官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祖父锽、外祖陳潤俱善詩。父季庚,做過彭城縣令,徐州、襄...[繼續(xù)閱讀]
用古代藏緬語族語言寫作的詩歌。據(jù)《后漢書·西南夷列傳》記載,后漢明帝永平(58~75)中,益州刺史朱輔大力宣傳漢朝政策,對附近的少數(shù)民族影響很大。當時,"白狼王唐菆等慕化歸義,作詩三章",歌頌中央政權的統(tǒng)一領導。詩歌由一...[繼續(xù)閱讀]
元代戲曲作家、詞人。字太素,號蘭谷,初名恒,字仁甫,隩州(今山西河曲縣附近)人。其父白華任金朝樞密院判官,金哀宗開興元年(1232),蒙古軍攻南京(今開封),白華隨哀宗奔歸德,白樸則與母留南京。次年金將崔立叛降,南京...[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