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中國文化史跡 > 列表
中國文化史跡 共有 782 個詞條內容

第十五窟 ‘千佛洞’

    第十五窟位于第十四窟的西鄰,其平面呈方形,縱橫約寬十八尺,南面設入口,其上開窗。其外壁損壞嚴重,但猶能窺見千體佛之殘影。其西面與第十六窟遭到破壞的前室相接。(圖版第四十九)窟高約三十尺,其后壁在高約十尺處作二佛并坐...[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第十六窟 ‘立佛洞’

    第十六窟位于第十五窟西鄰,為云岡最早的五大佛洞之一。其正面設入口,上開窗便于內部采光。洞窟平面呈橢圓形,東西徑長三十九尺五寸,南北二十八尺二寸,有立佛像與后壁相接,像高約四十尺,立于蓮座上,但是除胸部以上殘存外,損...[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第十七窟 ‘彌勒三尊洞’

    第十七窟是云岡最早期的大佛洞。位于自東邊的第二窟。與第十六窟相同,亦在前面設入口,其上開窗。洞窟平面呈略帶方形的橢圓形,東西寬三十六尺,南北二十六尺一寸。本尊彌勒菩薩為倚像,倚方座,寶冠高接窟頂,其高約四十五尺...[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第十八窟 ‘立三佛洞’

    第十八窟也是云岡最早的五大洞。為東起第三窟,與第十七窟相同,也在正面設入口,上開窗,為平面呈橢圓形的大石窟。東西徑五十四尺五寸,南北徑二十三尺一寸,其中央蓮座上有本尊立像,高約四十五尺(足趾長十一尺,寬四尺七寸),兩側...[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第十九窟 ‘大佛三洞’

    位于云岡最早五大洞的東起第四窟,其中央有安置本尊的大石窟,稱之為中洞,其左右有安置脅佛的小洞各一,構成一個群體。中洞平面略呈橢圓狀,獨自與南壁形成直線。東西徑六十二尺四寸,南北徑三十五尺八寸,內置巨大的坐佛像,高約...[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第二十窟 ‘大露佛’

    第二十窟位于云岡最早的五大佛洞的最西邊,如今其壁前面已經崩塌,裸露出里面的佛像。洞窟中央為釋尊坐像,左右造有脅侍佛的立像,但是右脅侍佛已經形跡全失,唯存左脅侍佛。在大露佛背后的丘陵上高高聳立的是祭祀碧霞玄君的廟...[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大露佛西部諸小洞

    第二十窟大露佛的西邊有大小佛龕,其數不知有幾百。除塔洞以外均不甚重要,但也正因為未被重視,所以未經后世補修,反而原封未動地保留了北魏開鑿時的樣子,這一點格外地讓人感興趣。小洞之命名從沙畹博士。沙畹博士將東邊第一...[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第二十二窟 ‘塔洞’

    洞窟的平面呈方形,東西二十尺八寸五分,南北二十尺三寸五分,中央第一層鑿有直徑六尺六寸的五層塔形,塔原本立于壇上,現在壇已破壞殆盡。各層作五間,向上逐層面積逐漸減少,以獲得平衡。用方柱、三斗、人字拱,一間作圓捶(隅扇...[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位于山西省大同縣城的西門內,從伽藍的配置來說,是伽藍朝東。首先正門有大門,進入大門后,有云水堂與念佛堂南北相對。中央立關帝廟。(圖版第七十八(2))關帝廟之左右略偏西,南北方向客堂與禪堂相對,其后相接的是祖...[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

教藏內 三尊佛

    內殿佛壇上中央及左右的蓮花座上,安放有釋迦、藥師、阿彌陀坐像。三尊各以兩羅漢、兩菩薩脅侍。佛壇兩邊為碩大的菩薩坐像相對,四隅立四天王像。三尊佛像前還有后世雕鑿的坐佛及若干小菩薩像。三尊均高約九尺,兩羅漢、兩...[繼續(xù)閱讀]

中國文化史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