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倚松閣圖天津藝林閣天津藝林閣藏有一幅董其昌《倚松閣圖》立軸,紙本、設色,自署“倚松閣圖,倣黃鶴山樵,董玄宰”。鈐“太史氏”白文印,“董其昌”白文印。按此圖筆墨風范與董其昌有別,倒與董其昌的學生沈士充近似...[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明董其昌倚松閣圖天津藝林閣天津藝林閣藏有一幅董其昌《倚松閣圖》立軸,紙本、設色,自署“倚松閣圖,倣黃鶴山樵,董玄宰”。鈐“太史氏”白文印,“董其昌”白文印。按此圖筆墨風范與董其昌有別,倒與董其昌的學生沈士充近似...[繼續(xù)閱讀]
董其昌與藍瑛是明代末年的兩大畫家,一位是華亭派之首,為清初“四王”、惲、吳所頂禮膜拜,也是清代正統(tǒng)派繪畫的開拓者。而另一位則被稱為浙派之殿軍,其風貌所及,不僅浙江一帶為其籠罩,而且金陵、揚州一帶,也不無他的影響。...[繼續(xù)閱讀]
曾見董其昌一幅行書軸,內容是董其昌為祝丁云鵬七十華誕而作的賀壽詩,末署“萬歷丙辰春”年(時萬歷四十四年,1616)。有關丁云鵬的生年,史籍失載,據此,丁云鵬應生于明嘉靖二十六年末(1547)。董其昌是明末著名書畫家,官居顯赫,為華...[繼續(xù)閱讀]
祁豸佳,字止祥,號雪瓢,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天啟七年(1627)舉人,仕吏部司務。甲申年(1644)明亡后,隱梅市賣畫代耕。其字學董其昌而山水仿沈周一派,氣勢淋漓,筆力挺健,自有一種不可羈勒之概。且善詩、詞、歌、弈、圖章百戲,多方面...[繼續(xù)閱讀]
中國的書法藝術,幾千年來,以它特有的魅力和精湛的技藝,猶如一條長河,奔騰不息,從而為我們燦爛的民族文化藝術增添了重要的光彩。在這百派爭流的書法藝苑中,許多杰出的書法家脫穎而出,風靡于世。其中有不少是女書法家。她們...[繼續(xù)閱讀]
髡殘為清初著名畫家,在“四畫僧”中,僅小于弘仁二歲,而較之朱耷、原濟,當屬前輩。他的生平事跡,史籍上少有記載。只知俗姓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縣)人。明萬歷四十年(1612)生。自幼聰穎好學。壯歲逢國變。在復明無望而又不愿...[繼續(xù)閱讀]
曾見石谿(髡殘)仿王蒙山水軸,紙本、設色,署癸卯年(清康熙二年,1663)“于牛首山幽棲借云石谿病叟”。按牛首山是石谿晚年蟄居之地,位于南京近郊,直至終老,體弱多病的石谿,一直是在幽棲寺度過的。此圖畫筆精細,風格與王蒙的《具...[繼續(xù)閱讀]
山水畫發(fā)展至清代,由于董其昌的推崇和倡導,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格局。明代“吳門四家”,“元四家”和北宋的畫派被確立為正統(tǒng)地位,對元代黃公望、北宋董北苑的摹仿風氣主宰了畫壇,乃至籠罩了有清一代。此風的流衍,董其昌固然起...[繼續(xù)閱讀]
清初著名山水畫家王鑒(1598—1677),經常見到在他的畫上題著“染香庵主”,蓋因筑室“染香庵”所自號。據《太倉州志》:“王鑒字圓照,世貞曾孫,由恩蔭歷部曹,出知廉州,時粵中盛開采,鑒力請上臺得罷,二歲歸,構室弇園故址,額曰染香...[繼續(xù)閱讀]
曾見故宮博物院藏王鑒山水軸,紙本、墨筆,署“庚戌初夏于染香庵之綠窗下”。按“庚戌”為清康熙九年(1670)時王鑒七十三歲。王鑒生于太倉,中年有相當一段時間浪跡在外,至六十三歲時才回故里,并在原址上構筑了“染香庵”,為此...[繼續(xù)閱讀]